黑斑息肉综合征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s syndrome,下简称为PJS)又称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简称黑斑息肉综合征。

特征

本征有3大特征:

   黏膜、皮肤特定部位色素斑;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

   遗传性。

以往认为本病罕见,近年来临床报道病例较多。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1896Hutchinson首先报道了1对孪生女孩的上唇有黑色素斑点,1919年其同事Weber报道了两姊妹中的1个在20岁时死于肠套叠。1921Peutz报道了一家三代人中曾有7人患小肠息肉病,口唇和颊黏膜有黑色素斑点。描述了本病的家族遗传性。1949Jeghers会同MckusickKatz等收集了世界文献22例,并报告了自己的10例,强调了本病的家族遗传性及皮肤、黏膜色素斑的特点,引起了广泛注意。1954Bruwer等首次使用Peutz-Jeghers综合征这一名称。Vilchis等报道,此综合征全世界每年平均有10例。但1977Mcallister等收集欧美文献共320例,1987年后藤明彦收集日本文献共355例,孟荣贵等收集1985-1989年国内文献44篇共173例,说明PJS在我国并不少见。

病因

PJS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单一多效基因所传递。患者的染色体分纯合子和杂合子2种,由于基因的突变,二者都能发病。纯合子的出现率很低,而往往易致死胎或夭亡。在临床上所见的患者中以杂合子居多。在双亲中的一方正常,另一方为杂合子,其子女中约有12可能发病。患者的健康子女如果不是近亲婚配,不会有致病基因传给后代而发病。郭敏等报道了3个家族8例患者中,一家为父女遗传;一家为母子遗传;另一例共生4子,第34子则患本病,其长子仅唇部、口腔黏膜有黑色素斑,并无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可称为不完全的显性遗传。PJS患者约有50%无明显家族史,可能是由于新的基因突变所造成的,但其后代仍有发病的可能。目前还不能通过遗传标志预测本病患者子女中谁可能发病,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病理

PJS患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黏膜、皮肤色素斑和胃肠道息肉。黏膜、皮肤色素斑为真皮基底内黑色素细胞数量增加,黑色素沉着所形成。本征的息肉为错构瘤性,非肿瘤性息肉。息肉的表面是正常肠或胃上皮细胞所构成的腺管。螘国铮通过对6PJS患者病理检查认为,本征息肉的最大特征是间质内有平滑肌束,呈树枝状分布,穿插至腺体间,腺体可错位于肠壁肌层及浆膜内,腺上皮杯状细胞往往增多,分泌亢进,腺体增多可呈增生腺体或簇状,也可呈乳头状生长。在该组6例中,有4例伴存腺瘤样结构,大多数腺瘤样结构与息肉同存一体,有的位于息肉顶部或体部,个别腺瘤单独存在。

关于本征的癌变问题,文献讨论颇多。大多数学者认为错构瘤癌变机会少,即便有恶变,也须严格区分是息肉恶变还是合并与息肉无关的肠管原发性癌症。有人发现癌变多发生于有错构瘤及腺瘤同时存在的病例,因此认为癌变很可能是由腺瘤演变而来,不一定来自本征的息肉。有些在癌性溃疡的边缘也密布着息肉,但究竟是伴发还是癌变尚难定论。一般认为本征息肉即使发生癌变,其恶性程度也较低,病变局限,转移也不多见。关于癌变多发部位,学者们的报道不一致。小西等综合日本及欧美文献提出本征息肉恶变的部位主要在大肠、十二指肠、空肠和胃。有的则认为在胃及小肠。Dozois等收集321例,其中有11例恶变,占3.4%;宇都宫等报告为8.6%;刘汝报告为3.6%。须田等对409例本征的胃肠道息肉进行组织学检查,发现直径在1.Ocm以下者恶变中为01.03.0cm者为1.6%;3.Ocm以上者为15%。息肉越大,其恶变率越高。在螘国铮报告的6PJS患者中,有2例伴发肠癌,从形态学观察,2例均呈隆起型高分化腺癌,其中1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侵及肠壁全层。

临床表现

本征临床表现不一,个体差异很大。病情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等消化道症状。除以上症状外,本征尚有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2大特征性表现。

1、  色素沉着:

①部位:色素斑主要发生于面部、口唇周围、颊黏膜、指和趾,以及手掌、足底部皮肤等处;

②色泽:多数患者发生在上下唇和颊黏膜的色素斑为黑色,其余部位多为棕色或黑褐色;

③出现时间: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斑点多在婴幼儿时发生,至青春期明显,部分患者在30岁后可逐渐减退或消失;

④与息肉关系:绝大多数病例为两者同时存在,约5%的患者仅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或色素沉着。两者在出现顺序上,临床多为先有色素斑点,然后才发生息肉,但色素斑的数目和深浅与息肉的数目无相关性;

⑤色素斑的特征:其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梭形等多种形态,一般界限清楚,以口唇及颊黏膜最明显,下唇尤为突出。色素斑常紧密相连,不高出于皮肤及黏膜表面。

2、  胃肠道息肉:常呈多发性,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长。这些息肉大小不定,小者仅为针头般大小的隆起,大者直径可达10.0cm,多为0.20.5cm,表面光滑,质硬,蒂的长短、粗细不—,也可无蒂。较大息肉可呈菜花样。

此外,胃肠道息肉所引起的长期腹泻和便血可导致贫血;当息肉发展成大型息肉时,可发生肠梗阻;也可因息肉过多或息肉牵拉引起肠套餐,有时还可并发直肠脱垂。肠套叠大多数可自行复位,如不能及时复位,延误较久可引起肠坏死。

检查

1.视诊:应检查口唇、口腔黏膜、手掌、足底、指和趾、肛门周围等部位,观察有无色素斑。

2.直肠指诊:在手指可触及的直肠范围内检查无息肉。

3X线检查:因为本征的息肉可散在地分布整个消化道,所以,对发现皮肤黏膜有色素斑的可疑患者,必须做胃肠钡餐造影和钡剂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以了解是否有息肉存在。但应说明,如未发现息肉并不能排除本征的存在,其理由是:

①息肉的出现多晚于色素斑点;

②—些较小的息肉或基底宽且低平的息肉不易直接观察到。所以还须应用内窥镜检查加以证实。

4.内窥镜检查:包括胃镜、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如发现息肉和可疑组织应取活组织检查。

5.超声波检查:怀疑并发肠套叠和肠梗阻者可做腹部超声波检查。

6.组织学检查:本征所发生的肠息肉在镜下多数显示为正常细胞的排列畸形或错构瘤的结构。黏膜肌有带有上皮成分的树枝样畸形,在息肉内有平滑肌纤维,上皮细胞虽然有异常排列,但亦为分化正常的杯状细胞而无增生。

诊断

如发现口唇、口腔黏膜等部位的色素斑,结合X线及内窥镜检查发现有消化道息肉存在并经组织学证实为错构瘤,即可确诊。然而,近年来因不典型患者报道有所增加,故在直肠中发现腺瘤性息肉或绒毛状息肉亦不能排除本征。

大多数患者都有家族史,但必须强调指出,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家族史,故有人将具有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遗传这3大特征者称为完全性PJS;仅有黑斑及家族史或仅有黑斑及息肉而无家族史者称为不完全性PJS。本征须和其他胃肠道息肉病相鉴别。